全球即时:保靖县:强化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管理 助推乡村振兴
(资料图)
2022年,保靖县坚持把资金项目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切实强化衔接资金和整合资金项目管理,坚持“四高”要求,创新管理方式,找准目标定位,确保实施项目精准、资金安排精准、项目绩效精准,促进财政衔接资金使用高质高效。
高起点谋划项目。一是规范入库程序。坚持建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严格按要求每年11月份集中入库一批,年中动态调整一批。入库项目必须符合县镇(乡)村发展实际,群众需要认可,经由村级评议表决、镇级复核把关、县级部门审核审查、领导小组审定批复,并公示公告。二是突出产业发展。以两茶一果为重点,以“保靖黄金茶“和“保靖酉礼”为品牌,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县财政局加大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筹措力度,统筹中央、省、州、县衔接资金和整合资金3.67亿元,确保了中央财政衔接资金投入脱贫村的比重不低于70%,产业比达到55%以上,同时兼顾基础薄弱村和经济薄弱村发展,协调督促产业项目和市场主体与脱贫户监测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脱贫人口增收。2022年11,按程序完成了2023年项目库建设和动态调整。入库项目1073个、资金83875万元,其中储备保靖黄金茶、油茶、柑橘、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项目302个、资金31543万元,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等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757个、资金48194万元,公共基础服务项目14个、资金4138万元。三是实地核查。乡村振兴部门牵头组建专班对各镇上报的项目进行实地核查和可行性、真实性抽查,经乡村振兴部门汇总研究并征求财政等部门意见后报县领导小组审定。
高效率推进建设。一是规范项目实施流程。制定了《保靖县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界定项目批复、预算、招投标、监理、决算验收、资金拨付,实行全过程管理。二是定期调度督查。由县委督查二室牵头,县乡村振兴局和县财政局配合组成专班定期进行抽查,实行“周统计、月通报、季调度”,要求各地项目建设每周有进度,每周有变化。对季度排名前两位、后两位的,在县季调度会上分别作经验交流、检讨发言,督促项目及时开工,对进展较缓的进行通报。倒逼资金支出提速度、项目建设提质量。确保衔接资金支出进度在4月底、6月底、9月底分别不低于国家、省、州要求。推动项目力争当年完工、当年见效。2022年,全年开展调度抽查10次,印发项目资金进度通报10期,同步呈报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三是及时拨付资金。项目验收决算后,要求及时拨付资金,确保衔接资金项目不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和项目工程款现象。四是做好项目后续管理维护。按照《保靖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相关要求,做好项目后续管理维护工作。经营性资产要确定运营主体、经营方式和期限,明确运营各方权利义务,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公益性资产由相应的产权主体和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项目资产发挥最大效益。
高标准考评绩效。一是科学设定项目绩效目标。对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必须设定项目绩效目标,针对绩效目标和项目预算批复项目资金。二是加强项目绩效监控管理。每个项目必须建立监督管理制度,要求项目主管部门和乡镇加强项目建设重点环节管控,实行群众代表监督与专业监理相结合,并将监理情况进行记载,形成完整的监理记录,确保项目质量。三是做好项目绩效评价考核。县财政局和县乡村振兴局按照国家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等相关要求,每年对纳入年度实施项目的建设、资金使用和绩效进行考评,提升衔接资金使用绩效,考评结果纳入年终县级有效衔接考核。目前,保靖县已安排对2022年已实施的衔接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和督导,对违反资金使用规定、项目营私舞弊等情况,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高质量录入系统。一是强化信息录入管理。县直项目主管部门和各县直均配备了1-2名信息员,负责项目管理子系统管理和数据更新,对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实施、验收决算、资金拨付、绩效目标等及时采集和录入。二是强化数据分析应用。建立加强项目信息常态监测和分析制度,每周排查系统项目信息,根据疑点数据问题和中央、省反馈疑点线索,及时组织整改和完善,确保系统项目数据真实准确、无逻辑错误。获得了2022年度国家项目资金绩效现场评价组的好评。
下一步,保靖县将进一步强化资金项目管理,抓好项目库入库、项目实施、资金拨付使用、资金绩效评价、项目资产后续监管等工作,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文/彭忠)